夏季中暑,中医智慧助你消暑防暑
2023-07-03
大家好!最近连续高温天气,炎热的夏季让我们倍感不适。
为了帮助大家有效应对高温环境,今天我们从中医角度出发,介绍何为中暑、哪些人容易中暑以及预防中暑的关键措施。
中暑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热量调节失衡而导致的一种疾病。

高温环境下,人体排汗增多,造成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干扰了体温调节机制,引发中暑症状。
年长者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儿童因为生理特点尚未完全发育,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
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由于身体功能受损,更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
如建筑工人、农民等,由于工作环境使他们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更易受到中暑的威胁。
一些人喜欢追求过度的凉爽,经常待在过度空调或冷风下,这会导致体温调节失衡,增加中暑的风险。
出汗是人体散热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有些人出汗较少或出汗功能不正常,身体散热能力较差,容易中暑。
好胜心强的人往往在运动或竞争中忽视自身状况,过度劳累和超负荷运动,增加了中暑的风险。
肥胖者体内脂肪多,难以散热,热量积聚较多,容易中暑。
过度剧烈的运动会增加身体热量的产生,使身体无法及时散热,增加中暑的风险。
多饮水是预防中暑的基础。中医建议多喝温开水,或适量饮用些含有清热解暑功效的饮品,如菊花茶、绿豆汤等。
避免大量饮用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因其具有利尿作用,会加剧脱水风险。
夏季宜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清炖汤等。避免食用过热辛辣的食物,以减轻消化系统负担。

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采用浅色调,帮助散热和保持凉爽。避免紧身、黑色或合成材质的衣物,以免增加身体热量。
中医草药中有许多具有清热解暑作用的草药,如黄芩、薄荷、金银花等。
可以选择适当的草药制作茶饮或草药沐浴,有助于降温和舒缓身体不适。
中医经络系统中的一些穴位具有散热和调节体温的作用。
例如,按摩风池穴位(位于颈部两侧),可以促进热量的散发,缓解身体的不适感。
保持室内的清凉和通风,使用风扇或空调调节室内温度,减少暑热对身体的影响。
经常洗澡,保持身体清洁。多使用清凉的水来洗澡,有助于降温和舒缓疲劳。
总之,夏季高温天气下,中医智慧提供了许多预防中暑的方法。
合理饮食、调整作息、穿着适宜、使用草药调理、按摩穴位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降温、消暑和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