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接送安全管理制度
(1)到幼儿园:按规定时间由家长送至教室,交给班主任,
(2)离开幼儿园:放学后由班主任送至门口。每个班级划分不同的接送点,家长不得进入幼儿园,在幼儿园门口接送。家长要遵守时间,减少孩子交叉感染的机会,防止陌生人带走孩子,防止坏人带走孩子。
(3)出入幼儿园时,教室只开一扇门,防止孩子与多人迷路,幼儿不得单独呆在活动室或办公室。
(4)固定园门。门卫应坚守岗位,进出幼儿园时应密切关注幼儿,防止幼儿擅自离开幼儿园,除进出幼儿园外,应随时关门。外来人员应办理登记,身份不明者不得进入园所。严格把关,为孩子安全负责。
(5)加强晨检。幼儿不得携带危险品进入幼儿园(如别针、珠子、锋利的针头、刀具等)。
(6)药品储存。卫生工作者保存着各种药品。幼儿携带的毒品必须妥善保管。喂食药物时,应仔细检查并检查三次(名称、药物和剂量),以防止错误。
交接班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统计幼儿人数,说明安全情况。
(2)幼儿园出现异常情况时,无论大小和后果如何,值班人员必须如实交接班
(3)值班门卫和引导。每天早晚安排值班,巡视幼儿安全,早晚安排教师延时护理指导,护理指导和班长不得缺席、迟到、离岗、相互通报人数。做好保护和指导。
教师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1)安全教育。对教职工和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教职工安全意识,规范操作,增加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2)全天观察。教师与卫生工作者合作,加强对幼儿的全面观察。午睡时,应加强巡查,不得使幼儿蒙面,防止发生窒息、高烧、昏厥等事故。
(3)安全外出。当孩子们出去散步和探望时,应该有两个以上的人带领他们。严禁一人单独带班。清点上下车人数、春游等活动出入口人数,注意运动器材安全。
(4)食品安全。严格控制食品质量(还有食品安全体系)。家长和儿童不得将食物带入幼儿园。
(5)防止烫伤。严禁儿童进入厨房。热汤、蔬菜、米饭和开水应放在安全的地方并盖上盖子。不允许放置在地面上,以防烫伤和污染。茶桶应上锁。
(6)每隔两周,由专职安全检查员和保健主任对园内建筑物、器具、设施、设备电线的用电安全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苗木,及时处理,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触电、砸伤、坠落、烫伤(烧)等事故。正确开关门窗,及时用挂钩、椅子固定门窗,防止打碎玻璃、刺伤、滚动幼儿。经常检查幼儿经过的场所和活动场所,不得有尖锐的危险物品,不得乱放杂物,保持通道通畅。
(7)认真做好各项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