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成为班级环境营造的主人
       让孩子作为主人直接参与主题环境的营造。教师已经从最初的亲身体验转变为观察者、听众和支持者。首先,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儿童的兴趣,关注儿童的需求,激发他们创造主题环境的积极性,倾听儿童的想法,为儿童提供适当的支持。
       其次,将收集到的材料和创造环境的过程作为儿童的学习过程。我们应该和孩子们一起收集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自己做,自己思考。通过多种渠道,让孩子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看、听、问来获取信息和材料。收集资料后,尽量让孩子们协商如何装饰主题墙,这样孩子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加深他们对主题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深化主题内容。
      在主题讨论中,与孩子们讨论,结合孩子的兴趣和愿望布置主题墙,给孩子更多的信任、更多的动力和鼓励,让孩子发挥应有的作用。让主题墙真正成为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亲密对话。这样的主题墙的创作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意义,“通过孩子们的思想和双手安排的环境,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环境中的事物。”
根据课程内容创建主题墙装饰
       根据课程内容创建主题墙装饰。它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要素。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总是来源于与环境的互动,儿童与环境的相处方式也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根据预设的课程模式,将主题墙装饰的创作与班级主题教学活动的运作方向紧密结合。儿童在主题探索阶段性成果、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以及教师和家长提供的相关内容支持构成了主题墙装饰的主体。让孩子们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得到满足,丰富他们对主题内涵的理解,激发他们对主题深入探索的兴趣。
使主题墙成为一个整体的链接
       班级是幼儿园课程实践中最基本的工作单元。它可以相对独立,也可以纵向和横向组合成一个整体。“主题墙”不仅是幼儿园的一道亮丽风景,也是孩子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整体互动的理想场所。
       在准备“主题墙”时,每个班级都提倡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集体讨论,平行班的教师相互交流意见。对于一些主题,每个班级可以独立创建“主题墙”,教师根据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设置板块;有些主题可以在并行类中相互协作。一个班负责一个或两个,儿童作品可以交互使用。创建“主题墙”时,不需要一次挂在墙上。在课程的某个阶段可以安排某个板块。同年级组的孩子可以互相观察、欣赏和评价。不同年级组的孩子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看其他年级组的“主题墙”。总之,让“主题墙”让幼儿园成为一个联动的整体,一个和谐向上的家庭,传达孩子、老师、家长的共同心声。让主题墙真正在孩子的学习和发展中发挥作用。